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分享四份成功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申请书文本
第一份:课题名称:
第二份:课题名称
第三份:课题名称:
《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文化生态研究》
(08BZW056)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2、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限4000字以内。
1、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中国现代文学有着丰富的社团和作家群体,他们在文学史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系统地探讨其群体的发展规律,对于中国文学史的整体认识是有积极意义。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研究已有成果,各种单个社团流派的研究和其资料汇编等工作基本初具规模,甚至某些局部和整体社团考察也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但是,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的整体性考察,其20世纪特定历史语境下中国文学群体聚散规律,尤其文学群体的整体生态与作家心态的关系尚显不够。中国现代文学群体演变不仅仅是一个纵向历史的进程,在文学史中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以下简称“文协”)等社团,也不只是纯文学团体,或文人的政治集团、或纳入文学思潮、创作现象的组织机构等。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生成具有着十分复杂多重的文化因素,在文学与文化场中整体考察文学社团和作家去群体的自身规律,探讨他们的文化生态完全必要。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确立“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文化生态研究”的课题,以现代中国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的聚散现象为切入口,重新探讨现代中国文学丰富而复杂的单独的社团、作家群体生成缘由、文化因素,或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内在文化关系。“文化生态”是一个整合的概念,更相对于文学史应该是整体的“文化场域”,或“文化生生态链”。从这样的视阈透视现代中国文学社团、流派的基本群体特征,他们作为文化现象不在是孤立的纯文学团体研究,更强调诸文化因素对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的包容性。这就使得原有的文学社团认知发生了改变。现代中国文学社团和作家群构成了一个知识文化谱系:文学群体有着现代政治意识形态化的内容、也保留着传统结社的地域和文人雅聚、宗派等文化因素,更有现代知识分子生成中的特殊资源(经济、政治、教育、报刊出版传媒等),形成了现代文人聚散独有的地域文化因素、教育途径、政治意识、文学主张、组织结构等文化生态环境和其生命形态的复杂关系。这种文化生态环境及其 2 关系的研究,某种程度上是多种文化相互作用与实践中,从而立体地考察作家群体之间人与事活动的心理动因、行为倾向,及其背后深层的主客体复杂因素是如何形成社团与群体的独特性的。对于摆脱社团和作家群体聚散非文学因素的泛化联系,深入思考现代中国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的文化知识谱系、文化生态结构,具有的文学史重写的重要价值。
2、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在文化生态整合理论视野下,通过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左联”、“京派”、海派、东北作家群等文学群体的解剖,找寻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群体与地域、现代教育、政治经济,及其文学等文化场域的关系,深入探讨其精神信仰、组织结构、群体行为、文学主张等问题,揭示过去文学社团研究中未能清理的一些复杂纠缠,总结现代中国文学群体聚散规律的特殊性。
其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地域在现代作家聚散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地域的因素构成了群体。如现代文学中的京派、海派、东北作家群、山药蛋派等群体命名的本身就鲜明地标识着地域特征。但是,地域文化特性并不能够完全替代文学群体特征。现代作家聚合在一起进行文学的倡导,驱使的动力何在?尤其来自每一个作家心理的活动更为复杂。地域形成了文学社群整体生存的文化生态,最重要的是了解其生态如何与群体心理构成发生关系的。现代作家群体的衍生,现代作家心理活动的动因:一是联系着传统文化的血脉,一是重建的现代精神追求。这两者的悖论交织于现代知识分子一身,伴随他们从封闭走向开放。在这一进程中最明显的变化标志,就是他们离开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地域的更换和流动,改变的不仅仅是现代知识分子迅速转换的身体所在的地域,或远离的故乡。重要的是由“身”的生存转移,必然有了自觉不自觉的精神之乡的寻找,“心”的归落感更加强烈了。这是现代人的精神悖论,又是现代群体形成的原动力。不同地域的因素影响了个体和群体的心理,是现代文学社群“生态”与“心态”关系的第一要义。
(二)现代教育体制的出现建立了文学社群现代性知识谱系的生态平衡,是决定现代作家聚散心理又一不可忽视的因素。新文化运动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即现代教育体制的建设。“五四”时期各种类型的学校、大学形成的现代教育文化,与新型的现代文学构成了互动的平台。现代文学从中获得了丰厚的文化资源。现代作家的知识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传统的旧式四书五经的私塾家教,在近代科举废除后,新学堂转向现代国文、西学教育为主。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一方面自觉接受了西学课程的格致、天文、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更为开阔的视阈走出国门,“寻求别样的人们”。这使得现代作家个体的发展和群体的联系方式都因此而有了巨大的变化。“公共空间”和现代教育开放民主的氛围互为一体,形成了文学社群生存的知识生态。同时,也在这一思想的自由之地,个体的独立自主的思想启蒙和群体变革的民主思想意识的文化心 理获得了最大程度的释放。
(三)现代政治经济的杠杆作用决定了文学社群运作方式方法的生态环境,与现代作家聚散心理调节的原动力。如果说上述两个层面是在相对独立的视角考察现代文学社群文化生态构成,那么,现代社会日益变化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于社群的运作关系不容忽视,尤其对作家心理元素的变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政治与经济两个现代社会的重要文化支撑点,对现代文学群体的酝酿和发生发展有着内在机体的调节功能。诸多现代文学社群的生命长与短,一个最显著的因素往往决定与“政治与经济”的文化作用。文学群体的“政治”意识的形成不是一个简单的组织态度和思想倾向的问题。同样,“经济”作为重要基础,也不只是文学群体生存唯一的条件。“政治与经济”作用于现代文学社群是在一种文化视阈,一种文化渗透中表现出的文学群体的策略的行为。确切说,是现代政治与经济的特殊文化语境揭示了现代文学社群特殊的文化生态和作家聚散的特殊心态。
(四)现代文学社群的“生态”与“心态”之间的关系,如果说地域、教育,及政治与经济是由外至内地体现了群体聚合因素的缘由,那么,由文学社群不同审美取向决定的丰富本体生态,与现代作家多元、交叉的心理图式形成了内在呼应。这既是文学社群由内至外地呈现群体对文学本体的守成,又是最本质地反映出现代文学社群“生态”与“心态”的互动关系。文学创作实践活动和群体的美学追求是文学社群生态资源的重要基础。因此,考察群体文学创作整体性的美学风格或审美特征,也更能够寻觅到地域、教育、政治和经济的外在文化生态如何内化于文学社群本体的。无论流派还是社团他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创作体式的选择,决定文学群体的性质和审美特征,又往往前述的地域因素、教育背景、以及政治与经济的杠杆的作用密切相关。当文学群体选择自己表达文学的姿态和方式,立场和心态,实际是其文化整合的内化过程,即是由文化资源转向诗意的文学表达的过程,由社会性一般团体、文化派别的群体分裂出来形成强调精神独立、自由的文学群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生态与心态”的共生现象,它烘托了文学群体独立灵魂的存在。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是中国现代文学社团与作家群的的文化生态究竟怎样区别于传统的文学群体作为背景存在的诸文化元素?如何完整地体现他们负载现代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呈现出各个不同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的特殊性?本课题主要观点:现代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的四个层面考察,旨在强调彼此“生态”与“心态”互动关系的整体联系性。文学群体美学“心态” 和文化环境“生态”是统一的。他们因某些共同的文学追求而聚合为群(派别)为社(集团),文化语境(环境和背景)的“生态”形成了关系的网络,又是构成群体和个体丰富而复杂“心态”活动的情境。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一)现代中国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是由其生态与心态构筑的一个互动平台。既考察每个社团地域、教育、政治与经济的文化生态,又关注作家群体独特的认知心理、情感体验和文学倾向,特别是群体心态的诗意表达对于文化诸生态的影响和作用,将可以发现他们更为丰富多彩的本体世。
(二)考察20世纪中国文学社团在多元文化中的联系性和特殊性,以及与文学思潮、流派的差异性。
(三)重点解决文学社团自身和其他研究未能够深入的问题,如文学和非文学因素同构的社团聚散现象;社团主张、信仰中的排他及对峙现象;社团组织机构和文学实践之间的悖论关系等方面获得新的阐释。
第四份:课题名称
《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及其变迁规律研究》
(10BJL029)
1、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学者直接以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的成果甚少,但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果对本课题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是对区域发展低水平产生原因的理论描述,包括“临界最小努力”命题(Harvey Leeibenstein,1957)、低水平均衡陷阱论(Richard Nelson Jones,1956)、贫困恶性循环理论(Ragnar Nurkse,1953)等。二是有关如何突破区域发展瓶颈的理论设计,认为需要创造区域内部的有效需求(Ragnar Nurkse,1953),要有一个足够大的外部资本的推动(P.N.Posenstein-Rodan,1943),要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以创造发展机会(AlbertHirschman,1958),要注重技术、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累积效应(G. Myrdal,1944、1957),要建立起输出基础产业(North,1955),等等。同时,发展经济学中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W.A.Lewis,1954、1955)、改造二元经济结构理论(Ranis-Fei model,1961)、改造传统农业理论(Theodore William Schultz,1964)、借用技术理论(Yujiro Hayami,1970)也具有可借鉴性。三是关于经济发展阶段(Walt Whitman Rostow,,1960、1971;Hollis Chenery,1986)和制度变迁的研究(North,1973;Ruttan and Hayami,1984),可以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当然,由于国外学者并不是直接以县域为研究对象,也没有考虑特殊的国情、经济发展阶段等状况与区域发展动力之间的相关性,所以,上述理论不能直接用来解释并指导我国县域经济发展。
国内学者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是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后展开的。近年来的研究大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县域经济的地位问题,认为县域经济是“共和国的基石”、统筹城乡发展的枢纽和联结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平台和主战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陈剑波,2002;陈栋生,2004;张晓山,2007;孟宪江,2009)。二是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问题,包括探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框架(段培君,2003),县域经济的范畴、原则、理论指导(闫恩虎,2005,等等),科学发展观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内涵(刘福刚,2008)等。三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问题。认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举措在于发展非农经济,造就企业家、培育支柱产业,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陈剑波,2002;曾业松,2009);除了靠内源性的发展之外,在开放的条件下必须加强与外部的联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陈秀山,2007);要将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许晓华等,2001;胡鞍钢,2004;邓银章,2005);要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魏后凯,1993;覃成林 ,1996;杨亚琴,2003;解思明,2005;江水,2006)和政府干预(江世银,2003;谢德保,2005;王郡华,2006);要推进省直管县和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并认为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或者城乡一体化(柯柄生,2009;叶兴庆、陈剑波,2010)。四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等)和新模式的实证研究(刘福刚,2008)。五是围绕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所进行的对策研究,以解决“无米”和“无巧妇”的双重困惑(杨萌凯,2005,等等)。上述研究具有基础性和对策性研究的特点,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县域经济理论体系是必要的。但是,总体来看,目前学术界对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性问题的研究不多,特别是,对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县域如何利用不同的手段促进其科学发展的研究成果甚少,而这正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
2、研究意义
“郡县治,而天下无不治”,县域经济发展也是当前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本课题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和发展阶段,研究其动力结构及其变迁规律,探寻科学发展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对于完善县域经济理论体系是有益的探索,同时对于政府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
(1)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研究。根据县域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共性和差异性,分析其经济发展动力的构成,重点研究投资、消费、出口三大引擎在县域层面的新变化;分析县域经济推动主体(政府、企业、农户)吸引县域内外生产要素(资本、技术、人才、制度等)并激发其活力,作用于县域经济发展载体(产业部门、城镇化建设等),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机理;构建符合县域发展实际、由多层次关系构成的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系统。
(2)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理论模型。由抽象到具体、简单到复杂,首先研究封闭条件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重点分析县域整合内部资源,创造有效需求,发挥积累和消费作用,促进县域内源性发展的路径。其次分析有限开放(开放国内市场)条件下的动力结构,重点研究县域加强区际协作、与城市对接,利用外部资源,提升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增强向县域外输出产品和劳务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机理。再次,考证开放(开放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条件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重点探究县域吸引国际市场要素,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出口引擎发展县域经济的可能性、条件和路径。
(3)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结构变迁规律的实证研究。“面”和“点”相结合,首先从总体上对我国建国六十年来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进行考证。以1949—1978年、1978—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入世以来为三个时间段,实证研究封闭、有限开放、开放条件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变迁规律。其次,以近十年以来江苏省进入全国经济竞争力百强县的县域为例,研究变动规律,选择典型县域,分析这些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变迁规律,总结出在面上具有借鉴意义的一般经验。
(4)科学发展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完善。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完善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政策建议。重点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突出特色、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开放带动、统筹协调可持续为基本原则,以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为主题和方向,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建立和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运行机制和政策体系。
[基本思路]
本课题从比较县域经济与国民经济的异同入手,首先分析县域动力系统的构成;其次研究不同条件下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结构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揭示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变迁规律;最后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对如何完善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结构提出政策建议。其分析框架见下图:
[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是:用系统分析法,将县域纳入世界、国家这个大系统中考察,分析其经济发展动力结构与宏观系统动力结构的共性与差异;从抽象到具体,分别研究封闭、有限开放和开放条件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用实证研究方法,动态研究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结构的变迁规律;用“目标—机制”的分析框架,按照确定的目标即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设计实现目标的机制或制度。
[重点及计划安排]
本课题的重点是通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及其变迁规律的研究,得出对指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有借鉴意义的结论。为保证研究重点任务的完成,课题设计围绕“动力系统一般”——“动力结构理论设计”——“动力结构变迁的实证研究”——“现行动力结构的完善”这一主线展开,并在课题组成员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作了精心安排。
[难点及其解决方案]
本课题的难点主要是县域经济发展动力结构变迁规律的研究结论是否具有科学性,包括客观性、普通性和现实指导性。为解决这一难点,课题组除了在理论研究方面加强科学性、规范性外,重点是在实证研究方面加强“点”与“面”的结合,同时,吸收部分实践部门的专家作为课题组成员共同开展研究工作。
4、基本观点
本课题试图通过研究证明以下假说:(1)与宏观经济的动力结构不同,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经济增长引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形式和内容都会发生变化。(2)在经济社会背景由封闭、到有限开放、再到开放的演变中,县域内部积累性投资和消费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趋于下降,而利用县域外生产要素的能力和向县域外输出产品或劳务的能力所起的作用日趋提高。(3)科学发展背景下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一是要转变其发展的动力结构,要由内源性发展转向内源性发展与开放性发展相结合,由政府推动转向政府、企业和农户共同推动,由产业拉动转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共同拉动。
5、有可能的创新
本课题有可能的创新是: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探寻宏观经济运行中投资、消费、出口三大引擎在县域层面的新变化,并根据县域经济发展阶段研究动力结构及其变迁规律,从而与一般的对策性研究区别开来。
推荐阅读
大数据分析:2021国家社科项目最新选题方向和热点(重要参考)
教育部社科司关于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0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进度汇总|附网传20版目录